结构大类 |
自力式 |
结构类型 |
波纹管平衡型,双阀座平衡型,套筒平衡型 |
阀芯型式 |
压力平衡型 |
流量特性 |
快开、等百分比、线性 |
公称压力 |
1.6~32MPa, ANSI150~2500, 10K~63K |
阀门口径 |
DN20~500 |
适用温度 |
-190~+450℃ |
泄漏标准 |
IV、V、VI级 |
连接方式 |
法兰、螺纹、焊接 |
执行机构 |
气动薄膜式,活塞式 |
产品结构图
主要参数
公称通径DN(mm) |
20 |
25 |
32 |
40 |
50 |
65 |
80 |
100 |
125 |
150 |
200 | |
额定流量系数Kv |
大容量型 |
7 |
11 |
20 |
30 |
48 |
75 |
120 |
190 |
300 |
480 |
760 |
标准型 |
5 |
7 |
11 |
20 |
30 |
48 |
75 |
120 |
190 |
300 |
480 | |
高精度型 |
2.8 |
5 |
7 |
11 |
20 |
30 |
48 |
75 |
120 |
190 |
300 | |
额定行程L(mm) |
8 |
10 |
14 |
20 |
25 |
40 |
50 | |||||
公称压力PN(Mpa) |
1.6 、4.0 、6.4 、10K 、16K 、20K 、ANSI150 、ANSI300 | |||||||||||
固有流量特性 |
快开 | |||||||||||
固有可调比R |
30 | |||||||||||
设定点压力调节范围(Kpa) |
15~50 40~80 60~100 80~140 120~180 160~220 200~260 240~300 280~350 330~400 380~450 430~500 480~560 540~620 600~700 680~800 780~900 880~1000 950~1500 1000~2500 2000~3000 2500~3500 | |||||||||||
调节精度(%) |
橡胶膜片:±5 活塞式、金属膜片:±10 | |||||||||||
最高工作温度(℃) |
-30~185 -30~350 250~560 |
型号 | 说明 | |
JX331自力式压力调节阀 | ||
执行机构 | a | 薄膜式 |
b | 活塞式 | |
公称通径 | DN | DN15-DN500 |
阀前压力 | Mpa | xx Mpa |
阀后压力 | Mpa | xx Mpa |
材质类型 | 1 | WCB |
2 | WC6 | |
3 | WC9 | |
4 | CF3 | |
5 | CF8 | |
6 | CF8M | |
7 | CF3M | |
公称压力 | PN | PN10-PN64 |
工作原理
阀后压力控制
工作介质的阀前压力P1经过阀芯、阀座后的节流后,变为阀后压力P2。P2经过控制管线输入到执行器的下膜室内作用在顶盘上,产生的作用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,决定了阀芯、阀座的相对位置,控制阀后压力。当阀后压力P2增加时,P2作用在顶盘上的作用力也随之增加。此时,顶盘的作用力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,使阀芯关向阀座的位置,直到顶盘的作用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为止。这时,阀芯与阀座的流通面积减少,流阻变大,从而使P2降为设定值。同理,当阀后压力P2降低时,作用方向与上述相反,这就是自力式(阀后)压力调节阀的工作原理。
阀前压力控制
工作介质的阀前压力P1经过阀芯、阀座后的节流后,变为阀后压力P2。同时P1经过控制管线输入到执行器的上膜室内作用在顶盘上,产生的作用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,决定了阀芯、阀座的相对位置,控制阀前压力。当阀前压力P1增加时,P1作用在顶盘上的作用力也随之增加。此时,顶盘的作用力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,使阀芯向离开阀座的方向移动,直到顶盘的作用力与弹簧的反作用力相平衡为止。这时,阀芯与阀座的流通面积增大,流阻变小,从而使P1降为设定值。同理,当阀前压力P1降低时,作用方向与上述相反,这就是自力式(阀前)压力调节阀的工作原理。自力式温度调节阀工作原理(加热型)